在先人尸体尸身上盖好“善单”以后,可加盖经被和子孙被,若有分外宗教崇奉的,可不加盖经被。子孙被在土葬或火葬之前,要在四角各撕下一块留给子嗣后人。经被在土葬时不消取下,在火葬时要取下,不行焚化,而后干脆包裹骨灰袋下葬即可。
文明祭扫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,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。近年来,各级各部门强化宣传、积极倡导、完善设施、搭建平台,文明祭扫成效明显,在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同时,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紧张的矛盾。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,截至目前,全市共建有殡仪馆10处、骨灰堂13处、公益性公墓286处,成立红白理事会4873个,实现了村(居)全覆盖,为深化殡葬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。因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,免除殡葬基本费用尚未普遍实行。比如,临沂市人口基数较大,受制于财力因素,只能对低保户家庭成员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。国家、省对实行花葬、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党员干部、群众,还没有出台专门的、具体的鼓励措施,缺乏精神上、物质上的奖励,难以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。
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,虽然人生不过匆匆百年,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值得珍惜的记忆。在我们的生命中,我们所在乎的人或者跟我们有羁绊的人总会有一天离开我们。如今,我们普遍都会选择去殡仪馆为离开我们的人办理后事,少数会按照当地的风俗办理后事,但是最后也会去殡仪馆火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