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在丧期祭奠活动中,虽然仪式很多,但到了现在丧期已是简单了许多,主要有设灵堂、客祭、做七等等。有些丧事简办的,同时也免掉了丧期中的祭奠活动。
设灵堂:人气绝身亡后,丧家便在自家设灵堂,以便祭奠民间相信灵魂不死,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,因此,必须让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,久而久之,演变成现在的灵堂作为一种临时的对诸祭奠的场所。
客祭:在设灵堂之后到出殡之前,逝者生前的族戚好友会前来吊丧,过去称为“开吊”现在则称为客祭。为了方便接待,也可以在该期间内选定一两日为客祭日期,告知亲朋好友前来吊祭,按旧礼,亲朋好友吊丧须行三跪九叩之礼,但现在的做法比较简单,一般是亲朋好友先点上三支香,然后向遗像行三鞠躬礼,丧家则在一旁鞠躬行四礼。
开追悼会要注意以下几点:
① 布置灵堂要本着节省原则从简办理。
② 参会人怀着沉痛心情。
③ 放炮要在灵堂外,不要引起火灾。
④ 悼词要先写然后照念,抑制感伤。
⑤ 逝者生前好友讲话要简短精悍。
⑥ 对唁信,唁电不要每篇都读,可以说明收到篇数。
⑦ 亲属代表讲话,也要先写出底稿,主要讲逝者生前功绩,对领导,群众,亲友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谢,并表明要继承遗志,化悲痛为力量,搞好工作和学习,报答领导和亲友的言语。
⑧ 向遗体告别时由主持人带头,大家跟着从右至左行动暇望着遗体,然后向逝者亲属握手安慰。
祭日祀:指为死者死亡的这一天,所举行的祭祀活动,这一天死者的亲属和朋友聚在一起,或在家里或在墓地,给死者供上祭品,烧香磕头,诉说相思之情,现在忌日祭的形式已是多种多样,除了上述比较传统的做法外,也有学习西方的祭奠方式,强调个性化的,比如在这一天,死者的亲朋好友到墓地向死者献上鲜花,寄托哀思。或开一个追悼会,看看死者的遗照,录像和遗物等,追忆过去在一起愉快的日子,这样的祭奠方式,现在已普遍为人们接受,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。